今天是
站群导航

主站

幼儿园

小学

中学

特殊教育

少年宫

手机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正学课堂>数学>详细内容

数学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史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24 10:11:43 浏览次数: 【字体:

附件: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ppt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什么是一一列举,能运用列举的策略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知道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成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价值,增强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原因及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问题预设:

1)什么是一一列举?

2)怎样学一一列举?

3)为什么学一一列举?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题揭示,引发思考

1.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预设:生1什么是一一列举策略?

生2怎样学一一列举?

生3为什么学一一列举?【适时板书】

3.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探讨一一列举策略。

【设计意图:通过课题部分的直接揭示,引导学生对以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回顾,通时激发学生课堂的探究欲望,今天要研究什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带着今天学习的策略有什么用,自始至终去体会策略的价值所在。】

第二环节:解决问题,领悟策略。

  1. 师:我们一起看这样一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示例题: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了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

  2. 提问:看到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预设:①22根1米长就是长方形周长22米;②怎么样围面积最大?不止有一种围法。……

    3.学生探究:①个人先独立完成;②再在小组里交流,完善解题思考过程。。

    4、全班交流,学习策略。

    1)小组代表交流他们的方法。

    ①生1:我们的方法是……;大家对我们的想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②生2(小组成员)我来补充他的……;大家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③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提醒)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追问如为什么长从10列起或为什么宽从1列起,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谁能像老师这样考考他们?

    学生需要说出的几个关键点

    ①认识到221米长的木条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②判断出221米长的木条围成长方形,围法是多样的;

    ③进一步明确,要想知道怎样围面积最大,就要把符合要求的围法一一列举出来,并通过对不同围法的比较找出使长方形面积最大的围法。

    教师追问学生的点:

    ①学生有遗漏的-----目的是列举时不遗漏。

    ②学生有重复的-----为什么算是重复的,利用一个长方形纸片旋转解决。

    ③学生无序的-------对比有序的,哪个更好,好处在哪里?

    2)比较发现:周长一定,长与宽越接近,面积越大。

    3)小结:自我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明确这个解题的过程应用的策略是列举,然后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由此得出:列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列举时有顺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列举的结果作进一步的比较,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答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一列举策略。

    学生回顾的时候,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加深学生对一一列举策略的直观感受。

    设计意图:例题中要使围成的长方形花圃面积最大,围绕长方形的周长等于22米这一条件,让学生对各种可能进行排序,突出有序一一列举,渗透分类思想;同时,将各种22米的算式与相应的图像进行匹配,让学生感受一道算式对应一个长方形,渗透对应思想;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逻辑推理意识,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价值。

     

    第三环节:实践拓展,应用策略

    1.出示问题:一个音乐钟,每隔一段相等的时间就发出铃声。已经知道上午9:009:401020发出铃声,那么下面哪些时间也会发出铃声呢?

    1300     1400     1540      1600

  1. 学生自主尝试解答后,组织交流反馈,重点让他们呈现解题过程,说说自己是怎么列举的。

  2. 追问:为什么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解答与例题题材不同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策略的价值,巩固运用策略的方法,丰富运用策略的经验。

    第四环节:课堂总结,回顾策略

  1. 比较我们解决的几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节课你对学习了一一列举策略有什么收获?像这样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按照一定顺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列举出来的方法就是一一列举策略。

    第一步根据问题找出一一列举的方法、依据。

    第二步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来。常用的列举方式有文字列举、表格列举、画图列举、字母列举等。

    第三步根据列举的结果分析思考,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整节课中问题的回顾,让学生能够自我归纳出什么是一一列举,怎样一一列举,体会一一列举策略的作用,真正感受到一一列举策略给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好处。

    第五环节:课堂提升,深化策略

    出示问题:王大叔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花圃(如图),要求花圃的长和宽都是整数,所用的木条总长是16米,怎么样围面积最大?


       

     

     

  1. 学生先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 全班反馈,引导发现:周长一定,宽是长的一半时,围成的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题型的改变,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深层次的领会一一列举策略的作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

①什么是一一列举?

画图、列表、计算

有序  不重复                   例题表格                       ②怎样学?

不遗漏                                                  ③为什么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