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评价能力的观察与培养研讨活动————江北新区中高段数学主题研讨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生自主评价交流课题的发展,10月15日下午,江北新区中高段数学教师齐聚南化第三小学,开展了主题为“小学数学评价交流能力的观察与培训”的数学教研活动。
活动第一环节,由四年级吴菁菁老师执教《可能性与可能性的大小》研讨课,在吴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摸球游戏、摸牌游戏、装球游戏自主开展了评价交流,表达了自己对可能性的理解以及对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了争辩,最终对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节课上,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小组合作配合度高,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吴老师带领孩子玩中学,学中玩
紧接着,由五年级戴慧清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研讨课。在戴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就如何用22米围成面积最大的长方形展开小组讨论,在班级学生的集思广益下,得到了列表、列算式、画图三种方法来,接着在生生的自主交流下得到有序的一一列举,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处,从而在解题活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策略。
戴老师组织学生评价交流
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都能够自主进行评价交流,对发言者的语言进行点评,并且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补充,整个课堂充满“学术讨论”氛围。相信像这样思维上的碰撞,充满数学味道的课堂更加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活动第二环节,由周智松主任开展了主题为《交流评价能力的观察与培养》的汇报讲座,向江北新区中高段的数学老师们介绍了南化三小为了正确落实培养学生自主评价交流能力的前期准备、培养方法、培养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小学生自主评价数据收集表》、《小学生自主评价能力观察表》、《小学生自主评价能力发展指标一览表》的具体内容进行一一解说,并对历次研讨课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展示。通过周主任的汇报视频展示可以感受到,南化三小的学生们拾级而上,自主评价交流逐渐向深层次发展。这种以模式唤醒意识,不断挖掘学生的数学思维碰撞火花的课堂模式,使在场的各位老师们都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自主评价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产生了一些共鸣。
周主任汇报讲座
活动第三环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林长龙部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总结。首先,他对本次活动的组织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两节课上学生的踊跃评价交流,生生之间的精彩互动给予了极高的赞赏,充分肯定了南化三小将培养学生自主评价交流能力落实在常规课堂上的所做出的努力。接着,林部长叙述了本次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感受和印象以及南化三小开展本次活动的优势所在,同时也就自主评价交流能力这一课题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宝贵建议。最后,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马天红主任对今后的江北新区研训活动的改革具体方案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林长龙部长总结
正如林部长所说的“把学生培养成终身成长的人”,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交流能力,这是学生学会沟通、交流、评价、反思的工具,也是使学生的思维看得见,摸得着的重要体现。活动结束了,但是自主评价交流还在继续,相信只要将生生之间的自主评价交流真正落实到我们的日常课堂上,孩子们的数学思维一定会原来越清晰,我们的课堂也会越来越具有数学味道。